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小門球“擊”出山村大能量

2025-05-08 16:35:39 來源:《河北日報》 -標準+

閱讀提示

門球賽、小山村,兩個并不搭界的主體,“玩”在了一起。

5月1日,2025年易縣“泰河杯”門球俱樂部聯賽在河北省易縣牛崗鄉臺底村門球基地開賽。

這不是臺底村第一次舉辦全國規模的門球賽事。2022年至今,只有700多人的臺底村已經先后承辦全國性門球賽事3場次,省級門球賽事7場次。

一個小山村如何與門球結緣?門球賽給小山村帶來怎樣的活力?記者深入采訪,探究一項體育賽事帶來的村莊巨變。

小山村迎來大賽事

“好球!”黑龍江聯友門球隊隊員秦俊波一記高難度擊球,贏得圍觀球友的喝彩和掌聲。

5月1日上午9時,青山環抱的易縣臺底村門球基地,彩旗飄揚,人頭攢動,2025年易縣“泰河杯”門球俱樂部聯賽在這里開賽。

賽事為期4天,來自全國各地的40支代表隊近300名選手在臺底村上演激烈角逐。

這些參賽選手的到來,讓村里的民宿一下子爆滿。

5月1日上午的比賽結束后,河北星耀俱樂部球員冮森林不緊不慢地往民宿晟臨居走,他說:“晟臨居距離球場步行三五分鐘,中午回去休息一會兒,下午再打比賽很方便。”

晟臨居上下兩層,共14間客房,還配備了餐廳、棋牌室、洗衣房、會客廳等,標準與經濟型酒店相當,食宿160元/天。

“一有比賽,我們這兒就滿員!”晟臨居老板趙艷生說,村里門球賽一多,他們的收入也多起來。“去年我們營業收入10萬多元,是2023年的5倍。”他說。

臺底村位于易縣西部山區,易水湖上游,距離縣城50公里。盡管村莊群山環抱,風光秀麗,但因為地理位置偏僻,過去少有游客專程來村。

這樣的一個小山村如何與門球結緣?又怎樣“孵化”出全國性比賽?

“當時,我連門球是啥都不知道。”臺底村黨支部書記牛全江回憶起當初。

2021年秋,牛全江正為村里的蘋果銷售犯愁,一位曾在臺底村投資過的商戶向他建議:“不如建個門球場,辦門球賽,拉動人氣,帶動蘋果銷路。”

門球是啥?牛全江一了解才明白,門球是一項小眾球類運動,用T形球棒按規則依次擊打球,使球通過三個球門并撞擊終點柱得分。它戰術多變、趣味性強、對體能要求不高,深受中老年人喜愛。

再經過深入調研,牛全江發現,門球賽事和村里現有的配套、需求都很匹配:1塊標準化門球場長20米、寬15米,占地不大,建設成本約四五十萬元,不算高;村里接待不了上千人的大型賽事,但門球賽一次三四百人,住宿能安排得開;一場門球賽要四五天,球員吃住在村里,帶動民宿和餐飲,還能順便銷售蘋果。

本著多賣點兒蘋果的樸素出發點,2022年起,提出建議的商戶和臺底村村委會共同出資,先后建起6塊標準化門球場,并命名為易縣牛崗鄉臺底村門球基地。這也成為河北省首家鄉村門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辦好賽事,原本對門球一竅不通的村民中,有70多人學會了打門球,還有10人考取了門球一級裁判員證書,可以為全國性賽事執裁。

村里打門球的氛圍起來了,承辦的賽事也一年比一年多。

從2022年至今,臺底村已經先后承辦全國性門球賽事3場次,省級門球賽事7場次,吸引了全國5000余人次參賽。“3年來,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西到新疆,都有球員因為門球賽事來到我們這個小山村。”牛全江說。

火起來的門球賽事,帶動村里的民宿總量從3家擴展到如今的13家,能同時滿足300多人的餐飲、住宿,這接近臺底村全村人數的一半。

門球“流量”,給臺底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2024年,臺底村接待游客量突破30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2萬元,村集體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達到100萬元。

冷山貨變成熱銷品

5月3日上午,在易縣蘋碩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蘋果園,浙江泰河門球俱樂部的球員們趁比賽間歇,和剛剛認領的蘋果樹拍照。

“之前就聽說有球友認領了蘋果樹,前兩天吃了村里送給球員的蘋果,馬上決定也認領一棵。等秋天再來這兒比賽,就能摘屬于我的蘋果了。”浙江泰河門球俱樂部二隊球員韓百杰說。

認領蘋果樹,是臺底村為帶動蘋果銷售推出的活動。三四百元認領一棵樹,保底得果40斤。

“引入門球賽,拓寬了我們的蘋果銷路,球員的購買力,比我們預期的要大。”易縣蘋碩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劉曉青說,這次賽事期間,有近百人認領了蘋果樹。

為了將門球與蘋果銷售“深度綁定”,臺底村專門選在秋天蘋果收獲時節舉辦門球賽,賽事就以“臺底蘋果采摘節”命名。

去年,第二屆保定市易縣“臺底蘋果采摘節”門球邀請賽期間,參賽球員買走了近10萬斤蘋果,占當年臺底村蘋果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球員們山下打門球,山上摘蘋果,那叫一個熱鬧。”劉曉青對當時的場面記憶猶新,有買了直接裝車帶走的,有通過快遞給親戚朋友郵寄的,快遞貨車一車車往外發。

第一次體驗蘋果采摘的球員,很多人當場就認領了蘋果樹,第二年來村參賽時,一下車先奔蘋果園查看自己的果樹。

就這樣,門球讓許多買蘋果的“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

蘋果種植,是臺底村的農業支柱產業。

2014年,臺底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易縣蘋碩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流轉650畝土地種植斗南、富士、王林等附加值較高的品種,打造“牛崗蘋果”品牌。2022年,650畝蘋果全部通過有機認證,年產量約100萬斤。

“有機蘋果雖然價格偏高,一斤售價在8元到12元之間,但許多球員看重的就是‘有機’,不是這一類的人家還不買。”牛全江說。

門球賽不僅帶動了蘋果銷售,還帶火了臺底村的鄉村集市。

5月1日,農歷四月初四,正逢臺底村“四九大集”,鄉村集市在球場南側綿延二三百米。

手工制作的紅薯粉條、柿餅,自家養的土豬,山里采的葛根、蒲公英……特色山貨琳瑯滿目。這些原本“藏在深閨少人問”的農產品,非常對五六十歲球員的“胃口”,成了頗受歡迎的熱銷品。

“村民家養的大肥豬,一會兒工夫就能被球員們分完。”牛全江說,豬的肥肉膘有五六厘米厚,“球員們專挑肥肉多的,說這樣的豬肉吃著香”。

門球場旁的集市,商品越來越多。十里八村的農戶、商販和易縣農產品加工企業,也都來追賽事,集市都快辦成易縣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了。

“我們每次門球賽事期間都觀察,看看什么產品賣得好,球員們還想買什么買不到。”易縣教育和體育局體育科負責人陳浩說,積累經驗多了,他們打算篩選一批特色差異化農副產品,面向球員客群精準銷售,讓賽事經濟激活鄉村產業發展。

一個球帶動“一條鏈”

4月24日,臺底村村委會院里,大戲臺四周架起腳手架,工人們正緊張施工。

“我們要把這里改造成一個老年多功能活動廳,到時候北京旅居的老人們來了,室外活動可以打門球,室內可以健身理療。”北京幸福萬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翟長寶指著圖紙規劃說。

今年3月,也是看準了門球帶來的客流,該公司租下了臺底村10套民宿和3套村民閑置民居,準備打造吸引京津老人旅居養老的“睡眠小鎮”。

“臺底村生活節奏慢、自然環境好。晚上安靜得只有狗叫,一抬頭滿天都是星星。”在翟長寶看來,村里的“慢”和“靜”,再加上門球場的“動”,動靜結合,完美搭配。

門球不僅拉動了臺底村的養老產業,還讓周邊景區跟著“沾光”。

臺底村周邊旅游資源豐富,驅車1小時范圍內,有5A級旅游景區白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清西陵,4A級旅游景區狼牙山、易水湖,還有戀鄉·太行水鎮。登山、游湖、訪古建、逛古鎮,游客玩上幾天不重樣。

“經常有球員讓我們推薦好玩的地方,特別是從外省市遠道而來的,他們原本就喜歡‘跟著賽事去旅行’。”易縣盛坤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宋偉敏說。

去年10月,“臺底蘋果采摘節”門球邀請賽閉幕后,負責承接賽事的易縣盛坤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包下一輛旅游大巴,載著30多名球員來了一趟易縣景區一日游,受到球員們的歡迎。

為了讓臺底村的門球賽事和周邊景區更好黏合,當地也想了很多辦法。

“我們準備把狼牙山烤全羊、清西陵景區門票作為門球比賽的獎品,把門球賽事消費鏈條向周邊景區延伸。”易縣門球協會會長陳金花說。

這些推介都非常有效。“五一”期間的這次賽事還沒結束,許多球隊就定好了賽后旅游的行程。浙江的球員們準備前往狼牙山,河北星耀俱樂部的球員打算去易水湖。

看到門球賽成為拉動當地文旅消費的新亮點,易縣也謀劃發掘更多賽事經濟,將“賽事主場”變為“消費主場”。

近兩年,易縣圍繞龍西旅游公路和周邊鄉村、景區,先后舉辦了京津冀國際鐵人三項大賽、龍西公路自行車賽、“一起匹克球”2025城市挑戰賽及青少年匹克球巡回賽、清西陵徒步大會等,吸引了國內外數以萬計選手參加。

眾多賽事的涌入,讓當地的組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前幾年我們辦賽還緊張發怵,總怕有什么突發情況想不到、處理不了。這幾年賽事經驗多了,從賽前預熱、賽事直播,到發掘引爆點、賽后總結,多部門聯動,駕輕就熟。”陳浩說。

現在,易縣基本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賽事帶著農副產品企業一起辦,促進了農文旅的深度融合。

賽事多了,服務比賽的配套也逐漸上了檔次。牛全江指指門球基地上空的電動雨棚說:“這是年初縣教體局給加裝的,這不,5月1日比賽時恰好趕上一場雨,它立馬就派上了用場。”

今年即將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首次將門球納入群眾比賽類項目。牛全江說,這將為門球運動帶來新發展,也給村里帶來更多機會。

下一步,臺底村計劃打造2塊室內門球場,實現冬季也能承辦門球賽。未來,臺底村還打算延伸門球產業,引進門球器具制造企業,建設門球人才培訓基地,圍繞門球形成新的產業生態鏈。

一個門球,正在為臺底村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手記

從被冷落的麻將桌看鄉風新變

4月25日,易縣牛崗鄉臺底村天美超市,往日熱鬧的麻將桌前冷冷清清,幾百米外的門球場上兩支門球隊激戰正酣。

“過去這麻將桌一天到晚不斷人,現在很多常打麻將的都‘改行’打門球去了。”在超市門前,一位村民指著被冷落的麻將桌說。

打麻將,一度是臺底村部分村民的愛好。有了門球后,牌友變球友,村民從相約打麻將,到相約打門球,小小門球推動著臺底村鄉風的改變。

如今,臺底村700多名村民中,有70多人學會了打門球,村里還組建起5支門球隊。球隊置辦隊服、采購球桿,每當村里承辦門球賽事,這5支球隊就先辦一場內部選拔賽,獲勝的球隊代表村里參賽。

2023年,臺底村門球隊第一次出村去易縣比賽。盡管當時大比分被對手“秒殺”,但說起那次比賽,去參賽的村民們都覺得,并肩戰斗讓彼此的感情更深了,村里有啥事也變得更好商量。

“五一”期間,臺底村村民組成的易縣盛坤瑞門球隊,也參加了家門口舉辦的2025年易縣“泰河杯”門球俱樂部聯賽。村民們有機會和全國門球高手對戰,近水樓臺提升球技。

4月25日,為了熟悉場地準備比賽,黑龍江聯友門球隊隊員秦俊波早早就來到了臺底村。他在球場上剛練習了一會兒,村民陳春利就和球友們一起過來了。

原本不認識的人們,聊了兩三句球后就熟悉起來,一起有說有笑打起球,邊打邊切磋,打出好球還相互擊掌慶祝。

臺底村過去交通不便,村里一年到頭來不了幾個生人,很多村民和外地人說話都小心翼翼。

門球讓小山村敞開了懷抱,和陳春利一樣,許多村民在門球的“搭橋”下,從“社恐”變成了“社牛”,和許多外地球員成了朋友,生活一下子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臺底村不僅組建了球隊,還培養出10名門球一級裁判員,每次村里辦門球賽,他們都會參加。天美超市的老板馬利敏就是其中之一。

“看,這是我去年考下來的門球一級裁判員證書。”馬利敏驕傲地給記者展示,門球一級裁判員意味著可以執裁全國性賽事。

裁判員證夾在一本門球規則手冊里,這本書已經被馬利敏翻得卷了邊,書里都是勾勾畫畫的筆記。

“做夢都不敢想,我還可以當裁判,可以走出村子去外地執裁。”馬利敏說,門球給鄉村的日子帶來了新鮮感,讓她更加充實自信。

也難怪臺底村天美超市的麻將桌前沒了人氣,因為就連老板都去打門球、做裁判了。(記者 李冬云)

(2025年5月8日《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云 李傲 寇國瑩)

編輯:吳攀



久久国产最新观看地址,久久亚洲国产综合网,日本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久久精品亚洲领先
亚洲岛国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精品在线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视频二区素人制服国产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