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高級農藝師謝利華(左)在指導村民進行獼猴桃管護(資料照片)。受訪者供圖
“新技術讓老葉‘變廢為寶’。新葉和老葉都能充分利用,茶葉銷量更好了,年收入足足翻了一番。”4月27日,陜西省嵐皋縣硒博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淳風拿著他的專利證書說。
圍繞“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硒業興縣、開放活縣”戰略,嵐皋縣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讓“人才匯聚”與縣域發展同頻共振。
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349名醫生成長為中高級醫療專技人才、137名教師晉升省市級教學能手、680余名“土專家”“田秀才”“農狀元”扎根鄉土……這一串數字背后,是嵐皋縣大力實施人才匯聚行動結下的累累碩果。
以機制破局 激活“智力引擎”
如何破解“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難題?嵐皋縣給出答案:以機制破局。
嵐皋縣構建起“1+1+7”人才政策體系,即1個人才引進培養管理辦法統籌全局,1個柔性引才辦法靈活配套,7個涵蓋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專項文件精準支撐,形成“政策牽引+平臺支撐+服務保障”三位一體的制度框架。
在具體實踐中,嵐皋縣啟動專技人才倍增計劃,瞄準文旅、醫療、教育等7類高層次人才,力爭3年(2024年至2026年)內培育專技人才1300名。同步推進“五百人才庫”建設,即百名專技人才引進提能、百名鄉土人才培養深造、百名歸雁人才回鄉創業、百名后備干部一線鍛煉、百名大學生到村任職,打造靈活、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
嵐皋縣委組織部部長劉妮娜表示:“我們圍繞生態旅游、富硒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精準定制政策,完善供需對接、系統培養、作用發揮、服務保障機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p>
全方位發力 厚植成長沃土
“鎮上和縣上多次選派我到外面學習考察,學技術、學管理,并在資金、項目上不遺余力地扶持?!蓖醮撅L說。
王淳風是嵐皋本地人,一直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由于肯鉆研,他逐漸成為嵐皋縣茶產業的“領軍人”之一,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鄉土人才。
引才靶向發力。嵐皋縣緊扣旅游、富硒產業需求,制定優秀人才引進目錄,建立重點產業、企業、項目人才需求清單,引進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同時,依托蘇陜協作和“組團式”幫扶團隊,選派本土人才赴外跟崗研學,補齊“高精尖”人才短板。
育才更重實效。嵐皋縣鼓勵鄉土人才“揭榜”攻關產業難題,選聘農村創業人才擔任村集體經濟職業經理人,搭建“擂臺比武”“最美推薦官”評選等平臺,激發人才潛能。得益于戴衛銀、王強、王海嘯、談進等幫扶人才的傾力付出,縣職教中心機器人實訓基地、嵐皋中學學生發展中心、嵐皋縣醫院介入導管室等“高精尖”項目落地。
留才貴在用心。嵐皋縣推行縣級領導干部“一對一”聯系人才制度,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建成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發放“嵐皋優才卡”,在職稱評聘、資金扶持上予以傾斜。
近年來,嵐皋縣兌現人才引進補助300余萬元,先后引進研究生學歷人才17名、教育醫療和農林水利系統緊缺人才8名,支持規上企業每年柔性引進產業領軍人才約30名、招聘高技能員工超400名,依靠引進人才填補縣內技術空白7項。
人才賦能 結出發展碩果
“精細化栽培,才能讓大家少走彎路?!痹趰垢蘅h藺河鎮蔣家關村魔芋種芋繁育基地,鄉土人才王永成為鄉親講解種植要領,向芋農傳授技術。王永成研發的五項魔芋種植技術已帶動農戶增收。
人才聚,則事業興。嵐皋縣將人才推向鄉村振興一線、重點項目前沿:選派優秀黨員干部蹲守“雙高建設”、村集體經濟等相關崗位;選育職業經理人帶動135個村集體經濟收益超10萬元;回引115名能人返鄉創業,帶動近萬人就業。
數據見證躍升,2024年,嵐皋縣新增經營主體1725戶、“五上”企業15戶,全年GDP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5%,主要經濟指標加力提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穩居安康市前列。
文旅融合亦借勢騰飛。在“南宮問道·武林大會”直播中,33歲的“最美推薦官”黃欣吸引3.7萬人觀看。她說:“我要把嵐皋的美傳到全國?!爆F在,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茶香飄四海、魔芋富萬家、文旅引客來,正在讓這座山城煥發新的生機。
“我們大力開展人才匯聚行動,創新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體系,千方百計為人才排憂解難,讓更多人才在嵐皋大展其才、大顯身手,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嵐皋縣委書記魏小林說。
(2025年5月9日《陜西日報》記者 鄭斐 通訊員 楊富琨 呂鳳雷)
編輯:吳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