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芬葉
打通社區、樓宇、商鋪邊界,上海市徐匯區安福路街區通過“文商旅居”融合發展,躋身納稅億元街區;借由中國第一座水泥廠,河北省唐山市打造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讓城市工業文化煥發新活力;通過創新運營模式,福建省晉江五店市傳統文化旅游街區成功實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性開發,帶動了城市文旅品牌塑造……近來,全國各地的特色文化街區帶動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的重要載體。
特色文化街區是依托各地特色文化資源、非遺技藝、民俗風情、文化創意形成的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濃郁生活氣息的人文經濟空間。保護和建設特色文化街區,一直以來備受重視。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措施,從挖掘特色文化、保護文化風貌、創新發展模式等方面支持特色文化街區發展。比如,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的認定調動了特色文化街區建設的積極性,《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為特色文化街區注入新的文化場景,等等。
不過,一些地方在特色文化街區建設過程中出現了有景觀缺文化、有文化缺內涵、有建筑缺場景、有業態缺消費等問題,缺乏差異化,影響了特色文化街區的持久吸引力。如果只是將各種文化要素和街區建筑進行簡單呈現和物理加和,缺乏文化內容、文化場景與生活場景的創新,特色文化街區難以“長紅”。
深挖特色文化內容是保持特色文化街區持久生命力的價值內核。特色文化街區的魅力不只在于建筑外觀,更在于其包含的特色文化。比如,川劇變臉、評彈雜耍等頗具特色的演出,蓋碗茶、火鍋、麻辣燙、串串香等美食文化,以及引領成都時尚文化潮流的街頭音樂季是寬窄巷子的豐富文化內容。只有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內容,才能為特色文化街區的持久發展提供堅實價值內核,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特色文化街區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融入城市生活。如果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商業街區,則不能為城市有機更新注入長久動力。當地居民鮮活的生活是特色文化街區的重要活力源泉。比如,浙江省嘉興市月河歷史文化街區不只是熙熙攘攘的商業街區,更與嘉興市民的生活緊緊相融。這里既有游客,又有城市居民喝茶閑聊的場景,還有本地人經常逛的花鳥魚蟲、文物古玩市場,有城市手工藝人的文化技藝創作坊,蘊含著城市特有文化。通過與城市生活場景融合,特色文化街區能給城市帶來濃郁文化氣息,為游客帶來特色活態文化。
多元化體驗場景,賦予特色文化街區更多新活力。特色文化街區要創新理念和運營管理模式,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強化現代科技創新,滿足多元復合型消費需求。比如,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打造了我國首個沉浸式唐風市井生活街區,為西安市文化旅游創新發展起到了良好促進作用。電子煙花秀、天幕電影、創意噴泉等體驗場景讓石家莊灣里廟的百年老街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了城市文旅消費內容。不斷創新非遺展演、情景互動、街頭藝術等體驗場景,能夠為特色文化街區帶來更強文化吸引力。
特色文化街區是重要的文旅消費空間,具有引領文化消費、傳承傳統文化、開發利用文化遺產、文化交流互動、提升文化素養等功能。特色文化街區要以優質內容為支撐,以文旅消費為著力點、以品質生活為目標,實現商業空間、文化創意空間與品質生活空間的融合發展,走好特色文化街區“長紅”路。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