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雯
通訊員 張穎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在燕趙鎮的田間小路上,鄭秀明便已經踩著露水走向法庭。她手里攥著的那本泛黃的筆記本,頁角卷邊處還沾著昨日調解時蹭上的泥土。
鄭秀明,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法院燕趙人民法庭庭長,從書記員起步,扎根基層法庭,穿梭在鄉間,以法律和溫情,在一本本調解筆記上精心書寫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篇章。“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每一秒都無比珍貴,分秒必爭才能讓公平正義更快抵達群眾身邊。”她說。
今年2月,鄭秀明像往常一樣開啟了回訪工作。此次,她的目的地是一個看似普通,實則藏著諸多故事的家庭。
在之前處理的一起離婚案件里,鄭秀明了解到小紅(化名)的情況。父母離異后,小紅跟隨母親生活,可母親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無奈之下,小紅只能被寄養在舅媽家。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原本活潑開朗的小紅逐漸變得敏感自卑。后來,小紅的父親找到鄭秀明,焦急地說孩子成績下滑十分嚴重,希望能夠變更撫養權。鄭秀明耐心傾聽他的訴求,沒有立刻給出答復,而是展開了全面細致的調查。她親自走訪小紅的舅媽家,與小紅母親取得聯系,還專程前往學校與老師深入交流。
掌握大量翔實資料后,鄭秀明組織小紅的父母進行調解。調解室內,雙方各執一詞,情緒異常激動。鄭秀明迅速穩定住他們的情緒,隨后將小紅的真實現狀一一陳述出來,聽到這些,小紅的父母瞬間紅了眼眶。鄭秀明趁機加以引導,著重強調變更撫養權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成長環境。然而,這次調解最終沒能達成一致,案件不得不進入審判環節。
經過嚴謹的審理與權衡,法院最終判決將撫養權變更給小紅的父親,這一判決主要是綜合考慮到小紅當時的心理狀態、父親能夠給予穩定陪伴,以及母親工作繁忙難以充分照顧孩子等關鍵因素。
判決之后,鄭秀明主動聯系小紅的母親,耐心地進行疏導工作。經過她細致入微的解釋,小紅的母親最終接受了判決結果。
解決了家長們的問題后,鄭秀明又積極聯系心理咨詢師,為小紅進行心理疏導。再次回訪時,眼前的小紅像換了一個人。她熱情地迎接鄭秀明,興奮地分享自己的學校生活,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看著眼前這個重新變得開朗自信的小紅,鄭秀明心中滿是欣慰。
在鄉間司法的道路上,鄭秀明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司法為民的深刻內涵。2024年,燕趙法庭新收案件514件,結案505件,結案率高達98.25%,調撤率達80.25%,調解率達48.44%,這些亮眼的數據,是她辛勤付出的有力見證。
“在農村辦案,光懂法律遠遠不夠。”鄭秀明在調解筆記中這樣寫到。從此,她的工作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調解前先到現場實地查看,開庭前找村干部了解家族關系,閑暇時跟著老鄉學方言土話……
基層法庭的案件瑣碎又接地氣,家長里短、鄰里糾紛,事事關情。“坐在審判臺上,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如今扎根基層法庭,這里是司法為民的最前沿,也是我職業生涯中又一片充滿挑戰與溫情的土壤。”鄭秀明深情地說。
此前,一起離婚糾紛案件讓鄭秀明印象深刻。夫妻兩人水火不容,調解工作無法開展。為化解矛盾糾紛,她耐心傾聽女方的心聲,讓她把心中的怨氣全都發泄出來,探究出矛盾的根源為婆媳矛盾引發的夫妻失和。找到矛盾點后,男方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承諾女方會跟自己的父母分開住,以后也會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女方也承諾以后多包容,多體諒男方,夫妻兩人相擁而泣,矛盾糾紛徹底化解。
多年來,鄭秀明的辛勤付出收獲了諸多認可:2013年,她榮膺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的個人三等功;2016年、2018年、2022年以及2023年,在單位年度考核中,她均被評定為“優秀”;2020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冀青之星”;2023年,被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星級法官”。
然而,這些承載著榮譽的證書,被她收進抽屜中。對她而言,榮譽恰似一個個精準丈量司法溫度的特殊刻度,無聲卻有力地見證著她在司法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執著與擔當。
夕陽西下,鄭秀明又夾著那本磨破了邊的筆記本走向村外的田間小路。她是司法路上當之無愧的溫暖守護者,讓法治的陽光照亮鄉間的每一個角落。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