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剛剛在實驗室完成工作的張恒靠著椅背坐在角落里,看著眼前各種各樣的先進設備,眼中卻滿是自己1991年第一天到武侯刑事技術組報到時的樣子。34年,是55歲的張恒對刑事技術的執著,也是他對從警誓言的堅守。“擇一事、終一生”,此時此刻這句話在張恒身上有了具象化的體現。就在獨屬于中國人民警察的節日即將到來時,這一路走來的坎坷與挫折、收獲和成長,伴著一些感慨涌上心頭。筆者也跟隨著張恒的講述,走進了他34年平凡又非凡的刑事技術之路。
1991年8月,22歲的張恒從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痕跡檢驗專業畢業后進入成都武侯公安,成為了刑警隊刑事技術組的民警。
“雖然來報到時正值酷暑,但當我第一次走進刑事技術組的辦公室,心都涼了半截。”張恒笑著回憶道:“一間狹小的辦公室里就兩張老舊的辦公桌、兩個木制的柜子,一臺老式的電風扇在門口的桌子上‘搖頭晃腦’,其他啥也沒有?!蹦菚r候分局剛成立不久,場地、人員、設備都缺乏,刑事技術組加上張恒一共就4個民警,擠在一間不足10平米的辦公室里,一部黑白膠卷相機、一個放大鏡就是技術組的全部裝備,由于沒有暗房,每次出完現場拍完照還要送到省廳或者市局的暗房沖洗照片。
雖然初來乍到,但科班出身的張恒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敏銳的觀察力和專注的工作態度,很快就成為了刑事技術組的骨干力量。日常工作之余,張恒還發現當時分局的刑事案件檔案管理不規范。于是在向領導匯報后,他又主動承擔起了整理刑事案件檔案的工作。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剛成立不久的武侯公安分局便開啟了刑事案件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當時,由于刑警隊人員少,刑事技術組的同志除了負責現勘等專業工作外,也要跟其他組的同事一起參與偵查、抓捕、審訊等工作。像張恒這種身體素質好、工作熱情高的年輕人簡直就是隊里的“香餑餑”,不管什么案子,領導和同事都喜歡帶著他。也正是因為那些年的歷練,才讓張恒迅速積累起了豐富的刑偵工作經驗,無論是思路還是大局觀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也為他日后成為基層公安刑事技術專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9年4月24日上午,位于一環路南二段的某公司報警稱,公司財務室保險柜內的2萬元現金不翼而飛。接警后,張恒便和同事們一起趕往現場。一片狼藉的現場中,被撬開的保險柜“仰面朝天”,地上散落著密密麻麻的票據、表冊,靠窗的沙發上殘存著腳印……就在張恒細心搜索、采集現場痕跡時,又有緊鄰的兩家公司過來報案,稱自己公司的保險柜也被盜了。
“保護好現場,我這邊弄完就過去?!睆埡泐^也沒抬,繼續著手里的工作。就在現勘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保險柜旁散落的單據中,一個被揉得皺巴巴的小紙團引起了張恒的注意,他輕輕地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攤開,發現是兩張蓋有某招待所財務專用章的住宿費收據,住宿人為馮某。
“來,你看下這是不是你們公司的票據?!?/p>
“警官,這兩張肯定不是我們公司的?!?/p>
經過與公司財務人員反復確認后,張恒斷定這兩張票據極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不慎遺留在現場的,于是他立即將相關情況向帶隊領導進行了匯報。也正是這兩張收據,成為了破獲這起連環盜竊案的關鍵。
隨后,案偵民警火速前往該招待所。經服務員證實,的確有一位叫馮某的人與另外5名男子已經在該招待所住宿多日,而且經常晝伏夜出。目前,6人正在外面吃午飯,他們飯后就會收拾東西退房,下午將乘飛機去廣州。
摸清情況后,案偵民警立即展開布控,并在6名嫌疑人返回招待所時成功將其抓獲,現場查獲了現金4萬余元。突審中,團伙成員拒不交代作案事實,叫囂“警察沒有證據冤枉好人”,參加審訊工作的張恒立即返身回到自己辦公室,將案件現場獲取的痕跡物證進行仔細檢驗,終于一枚模糊指紋和團伙一成員指紋樣本比對成功,至此,審案突破口被打開,團伙交代了當天的作案過程。而此時張恒并沒有放松,他將近半年來轄區發生的多起類似案件的卷宗都翻了出來,逐一研判、仔細梳理,并最終通過現場采集的指紋、足跡、工具等痕跡物證串并到一起,認定這些物證都是該團伙成員所留,為擴大戰果乃至最后的訴訟打開了勝利之門。面對鐵證,該團伙最終對連續盜竊保險柜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至此,這個長期活躍在全國多地實施犯罪的“保險柜大盜”團伙被武侯公安成功打掉!
“這個團伙案子當時影響特別大,破案以后很多權威媒體都報道了?!睆埡阌行湴恋卣f道:“成都商報用了整整半個版,我現在都還留到在。”
進入新千年,隨著轄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刑警隊刑事技術組也慢慢發展成為刑警大隊技術中隊,2005年設立為刑事技術室,張恒也從民警成長為副中隊長、副主任、主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分局刑事技術室設立當年就被公安部評定為全國二級技術室,2007年、2017年、2023年先后三次被評定為全國示范刑事技術室。如今的武侯公安分局刑事技術室已經成為擁有痕跡、法醫、DNA、聲像、電子數據等五大實驗室的多功能基層公安刑事技術室,為分局刑事案件的偵破和法庭訴訟提供了強大支撐和堅實保障。
在分局刑事技術的發展革新中,最讓張恒感到開心的就是2020年分局DNA實驗室的建成。“一些以前因為技術受限而沒有破獲的重特大案件,在DNA實驗室建成后都陸續有了新的進展?!睆埡愀锌卣f道:“實驗室建成當年,我們就通過DNA比對成功破獲了4起命案積案?!?nbsp;
而在破獲的所有命案積案中,最讓張恒印象深刻的就是發生在2003年的黃某被殺案。2003年4月的一個晚上,轄區某通宵錄像茶鋪的老板娘黃某被殺死在店內。被害人尸體衣衫不整,全身多處抵抗傷,頭部鈍器傷,頸部雙側皮下出血,有被性侵的跡象。民警在現場勘查中提取了相關可疑痕跡物證,并對可疑物證檢材進行DNA數據比對分析,未突出嫌疑人身份。
“裸死”在自家鋪子,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成為了套在死者及其家屬身上一個沉重的枷鎖。
隨著分局DNA實驗室的建成,2020年8月,技術人員再次仔細研究了該案案情,對存放于成都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的相關物證進行了重新檢驗,并在相關數據庫中先后比中了本省和外省的多條數據。在此后的兩年中,張恒帶領刑事技術室民警赴多地開展走訪調查和樣本采集、檢驗工作,先后采集了可疑男性樣本200余份,覆蓋相關人員上千人,最終于2022年10月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并通過縝密的現場重建工作還原了案發現場和作案過程,為偵破全案尤其是為訴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受到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張恒和同事的努力工作,澄清了“死者為‘賣淫女’”的謠言?!胺ㄔ号袥Q當天,當我和同事走出法庭門口時,受害人家屬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愿放開,哭著感謝我們伸張了正義,替死者洗刷了身上的冤屈和恥辱。”張恒有些激動地回憶道:“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能讓老百姓在我們辦理的案件中感到司法的公正和溫度,才是一個刑事技術人員最大的成就?!?/p>
近幾年,在張恒和刑事技術室“老輩子”們的幫助指導下,在“專業、專心、專注”的傳承中,新一代年輕的武侯刑技人已經逐漸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并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國的相關領域嶄露頭角。作為省公安廳刑偵局特聘現勘專家、全省“現勘實務教學組”理論教官,張恒如今也漸漸淡出了一線,將重心轉移到了指導年輕民輔警、分享刑事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工作中。從2021年成為理論教官開始,他先后在全省七大戰訓基地為各地同行授課,努力為四川公安刑事技術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后記: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嘉獎十余次,在國家級、省級專業刊物發表論文13篇,先后參與各類案件現場勘查2000余件,其中重特大案件現勘200余件,利用刑事技術直接破案100余起……先進事跡材料中記錄的這一份份關于自己的“榮光”,張恒在采訪時卻只字未提。我想,那可能是因為在他眼中,什么榮耀都比不過基層一線公安刑事技術的發展,比不過在這份事業中堅守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年少曾許青云志,篤定踏步至山巔。這就是“老”刑技人知行合一的平凡之路。(張鐘 文/圖)
編輯:牛文君